在 Linux 系统中,运行级别(也称为系统目标或运行模式)定义了系统启动后的行为和可用的系统服务。运行级别主要用于控制哪些服务在系统启动时运行,以及系统在特定情况下应该如何响应。以下是 Linux 系统中常见的运行级别及其功能:

  • 运行级别 0 (Halt):

系统停止运行并进入关机状态。所有服务都会停止,系统关闭。

  • 运行级别 1 (Single User Mode):

单用户模式,只允许一个用户登录。这个模式通常用于系统维护和恢复。在这个模式下,只有基本的文件系统和必要的服务会被启动。

  • 运行级别 2 (Multi-User Mode without NFS):

多用户模式,但不提供网络文件系统(NFS)服务。这个模式允许多个用户登录,但网络服务(除了基本的网络连接)不会启动。

  • 运行级别 3 (Multi-User Mode with Networking):

全多用户模式,提供完整的多用户环境和网络服务。这是标准的多用户运行级别,通常用于日常使用。

  • 运行级别 4 (User-Defined):

用户定义的运行级别。这个级别可以由系统管理员自定义,用于特定的服务组合。

  • 运行级别 5 (X11 Mode):

图形用户界面模式。在这个模式下,系统会启动图形界面,如 X Window 系统。通常,这个模式会结合运行级别 3 的网络服务。

  • 运行级别 6 (Reboot):

系统重启。与运行级别 0 类似,但系统会重新启动而不是完全关闭。

在传统的 System V init 系统中,运行级别通过 /etc/inittab 文件控制,而现代的 Linux 发行版(如使用 systemd 的系统)则通过 systemctl 命令来管理服务和目标(相当于运行级别)。例如,要将系统切换到多用户模式,可以使用以下命令:

sudo systemctl isolate multi-user.target

或者,对于使用 init 的系统,可以使用以下命令:

sudo init 3

在 Linux 中,运行级别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,因为它允许管理员根据需要配置和控制系统服务。在进行系统维护或故障排除时,了解和使用不同的运行级别是非常有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