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命令在 Linux 系统中提供了一个实时的动态视图,显示系统中运行的进程信息。

以下是 top 命令显示的信息的详细解释:
1. top-21:29:20
– 这是 top
命令启动的时间。在这个例子中,top
命令在 21:29:20 开始运行。
2. up 4:30
– 这表示系统已经运行了 4 小时 30 分钟。up
是 “uptime” 的缩写,即系统连续运行的时间。
3. 2 users
– 这表示当前有 2 个用户登录系统。这可能是指实际的用户会话,也可能是远程登录或其他类型的用户会话。
4. 负载平均(Load Average):
– 显示系统过去 1 分钟、5 分钟和 15 分钟的平均负载。负载平均值是系统活动的一个指标,反映了系统处理任务的能力。理想情况下,这个值应该低于 CPU 核心数。
5. 任务(Tasks):
– 显示系统中的进程数量,包括:
– total:总进程数。
– running:正在运行的进程数。
– sleeping:处于睡眠状态的进程数。
– stopped:已停止但仍然在列表中的进程数。
– zombie:僵尸进程数,这些进程已经执行完毕,但仍然保留在进程表中。
6. CPU 状态:
– 显示 CPU 的使用情况,包括:
– us(用户空间):用户进程占用的 CPU 时间百分比。
– sy(系统空间):系统进程占用的 CPU 时间百分比。
– ni(改变优先级):低优先级进程占用的 CPU 时间百分比。
– id(空闲):CPU 空闲时间百分比。
– wa(等待 I/O):CPU 等待 I/O 操作完成的时间百分比。
– hi(硬件中断):处理硬件中断的时间百分比。
– si(软件中断):处理软件中断的时间百分比。
– st(偷取时间):虚拟环境中,其他操作系统占用的 CPU 时间百分比。
7. 内存信息:
– 显示系统的内存使用情况,包括:
– total:总内存量。
– used:已使用的内存量。
– free:空闲内存量。
– cache:缓存内存量。
– buffers:用于文件系统缓冲的内存量。
– Swap:交换空间的使用情况。
8. 交换空间(Swap):
– 显示交换空间的使用情况,包括已使用和空闲的交换空间。
9. 内核信息:
– 显示系统的内核版本、启动时间、运行时长等信息。
进程列表
1. PID:进程 ID,是一个唯一的数字,用于标识系统中的每个进程。
2. USER:进程的所有者。
3. PR:进程优先级,数值越小,优先级越高。
4. NI:nice 值,用于调整进程的优先级。数值越大,优先级越低。
5. P:CPU 使用率,显示进程占用的 CPU 百分比。
6. %CPU:自上次更新以来的 CPU 使用率。
7. %MEM:自上次更新以来的内存使用率。
8. VIRT:虚拟内存大小,包括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总量。
9. RES:物理内存大小,即进程实际占用的物理内存量。
10. SHR:共享内存大小,进程共享的内存量。
11. S:进程状态,例如:
– S:睡眠状态(可中断)。
– R:运行状态。
– D:不可中断的睡眠状态(通常在等待 I/O)。
– Z:僵尸状态。
– T:停止或跟踪状态。
12. %CPU:自上次更新以来的 CPU 使用率。
13. %MEM:自上次更新以来的内存使用率。
14. TIME+:进程自启动以来占用的总 CPU 时间。
15. COMMAND:启动进程的命令名。